“爱他如我所愿”或“爱他如他所愿”
你期待什么样的?
你选择或做的又是哪一种?
01
痛苦的中国和谐家庭关系
父母的经典错觉:
你不知道你需要吃多少,
我就是知道!’
根据对象关系心理学理论,关系就是一切。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。没有照顾者,婴儿无法生存。如果一个成年人没有朋友或伴侣,他的生活将是暗淡的。老人不如死了没有人陪。
我们都知道陪伴的意义,那么真正的陪伴是什么呢?
有一对夫妇来找我做心理咨询,两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,很有才华。丈夫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,对自己挑剔;妻子总是抱怨孤独和缺乏陪伴。老公听到孤独这个词就生气了:“我在家上班,一周7天几乎天天和你在一起,你却总是不满意。你心理有问题!”。妻子很委屈,但她说不知道具体哪里疼。
仔细了解一下这个人的成长历程。男方从小和父母住在一起,从未分开过,父母几乎没吵过架。他们从不打骂,也不向孩子说教。孩子从小懂事,成绩优秀,从不打扰父母,长大后也有体面的工作,赚了不少钱。他们对家庭很孝顺,家庭关系似乎很“和谐”。
当我问及这个男人的时候,你有没有童年时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快乐的回忆?那人低下头,想了一会儿,说:“没有,我的家人在我的记忆里总觉得冷,客人也少。每个人似乎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不受欢迎。”。
看他老婆的成长历史。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。通过姑姑的回忆,她得知自己从出生就被母亲带大。除了母乳喂养,她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,一边看一边看,但她没有抱她,也没有哄她,就是看着孩子没有表情,没有和孩子有任何互动。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,直到别人来抱逗,才会主动微笑。
这种夫妻关系,是他们自己童年剧本的完美轮回。丈夫和妻子的母亲一样,总是在身边,但他“不抱不哄”妻子,也就是说没有互动。丈夫对待妻子就像父母对待自己一样,也不打骂。大家都说是模范夫妻,但是关系中孤独的MoMo,只深入其中是很难知道的。
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中绝对不是少数。比如过年不敢回家,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麻烦的问题,比如有没有对象,收入如何,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,就没什么好说的了。许多中国人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建立愉快的情感关系。
说实话,解决这种情况并不容易。比如这一对,老公对MoMo的老婆不感兴趣,却不自觉的重复着小时候的关系模式;妻子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中,无法在精神上独立生存,总是渴望MoO的丈夫有热情,把自己从孤岛上带走,所以她不断想改造丈夫,这让丈夫感到恼火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关键是双方都要意识到,如果把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,是得不到幸福的。
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的时间长短,而在于陪伴的质量。夫妻俩小时候没有和父母的亲密关系经历,需要从零开始学习,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悟。
02
如何打造高质量的陪伴
高质量的陪伴,前提是你根本不想改变对方。
没有人喜欢被教导,也没有人喜欢被控制。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的时候,不管出发点有多好,道理有多正确,其实都是过眼云烟: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,你应该变成别的样子。
这种能量本身,改变了对方,就会让对方反抗。就像妻子想把丈夫改造成一个有激情的人一样,丈夫的心关得更紧了,她为自己根本不接受自己而难过。
很多父母都和孩子在一起,几乎不停的批评和指挥孩子。孩子玩水,怀疑孩子浪费水;孩子玩土,孩子涉嫌弄脏衣服;孩子自己吃,吃的太慢,指示多吃青菜。
孩子高兴的跑过去让妈妈抱抱,妈妈却让孩子先洗手再去摸妈妈。有了这种“陪伴”,大人小孩都很累,很不开心。
为什么要改变对方?因为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,只能看到正确的对方应该是什么样子。
真正的陪伴是专注,而不是打扰。
头脑的想象力是最可怕的,因为头脑会创造一万个理由来证明它的想象力是真理。比如我看到一个孩子弯腰玩ipad,脑子里马上会说这样会让眼镜近视,对身体不好,我就纠正他。当父母试图纠正孩子时,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,与孩子进一步疏远。
看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说,我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错了吗?长时间仰着玩ipad对身体不好。对此有疑问吗?
问题是人不是机器,人是不能被纠正的。扪心自问,你知道睡懒觉不好,但真的能永远不睡懒觉吗?心灵疗愈站
如果你晚上睡不着,你的伴侣会一直教你睡懒觉对你的健康有多不好。会帮助你安心睡觉吗?
如果你的伴侣理解你熬夜,他会陪你失眠,和你轻声聊天。这才是真正的伴侣:我不想改变你,我只是爱你本来的样子。画
同理,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弯腰玩ipad,不妨看看孩子在玩什么,让他集中注意力,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和他一起玩。
如果一个心疼的孩子弯下腰,抚摸他的后背,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会自然伸直。这才是真正的陪伴:注意,但不要打扰。
高质量的陪伴,就是看对方。
我的一个客人喜欢打篮球。我小学的时候,曾经很喜欢打篮球。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,儿子迫不及待的回家和父亲分享。刚说了两句话,他爸爸马上接过话鼓励孩子:打篮球,这个爱好很好。锻炼和培养意志力。你要坚持下去,好好打篮球!
儿子听了这句话,觉得自己体内流动的能量都被强忍住了,卡在了心里,却因为父亲没有说错什么而无法发泄愤怒。
再比如,一个朋友描述他父亲小时候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:他只是在欣赏自己刚买的艺伎。虽然这个例子中有俄狄浦斯冲突,但本质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,但父母可以看到孩子的功能价值。
这不是指责父母功利心。也许父母没有要求孩子成功。但是父母是否能看到孩子自身的存在,而不是外在价值定义的物质“它”,决定了孩子的内心是否能直接感受到爱。
如果孩子没有被看到,即使父母把一切都倾注到孩子身上,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一个道具。孩子可能在心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,很爱自己,但是心里知道,长久的孤独。
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,有两种关系:我和你,我和它。当我放下我的期望和目的,用我全部的真实本性和一个人或一件事建立关系,我就会遇到这个存在的全部真实本性。这种没有任何期待和目的的关系,就是我和你的关系。
根据马丁布伯的说法,“我和你”只是生命中的瞬间。也许我与你的神性相遇太高了,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会去做,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,而不是父母的延续,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的功能价值的“它”。
孩子打篮球的体验和满意的表达,流淌着一种生命的存在感。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,就是头脑总结出来的“它”。不是不可能存在。打篮球确实会带来很多好处,比如健身。
但如果你只能看到“它”,却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,看不到他满意的表情,孩子由内而外的快乐无法与你的嘴巴产生共鸣,那么你和孩子根本就不存在于同一个空间。
你瞎了,但你完全瞎了。
如果我们爱,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,忍不住去提醒教育对方的时候,让自己先停下来,从心灵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觉,先放松,然后实现——为什么要互相提醒教育?
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捍卫我认为是对的?
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?
此时此刻我是否已经判断出对方做得不够好,应该改变?
……
通过这些问题,放下对“正确”的执念和对他人对错的判断。至少我们要有意识地知道,对错只是我们的错觉,在我们的错觉中看不到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。意识到你头脑中的错觉是第一步。
第二步是真正的共情。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对方,有着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势和表情,试着去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。我们可能知道,也可能不知道。没关系,这种愿意“感受对方的感受”是创造美好关系的开始。
第三步,互相倾诉。谈话的核心是了解对方的感受,并给予对方反馈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反馈的不是你自己的感受,而是你自己的想法,那么最好加上一个前提,那就是想法只是你脑海中的假设,不一定等于对方的现实。
有一次上课,我观察到一个同学总是急于发言,发言被耽误了,挤了其他同学发言的时间。我想提醒他,但我等了一会儿,开始意识到自己。我意识到,其实我脑子里有个判断:这家伙不为别人着想,迟早会被别人讨厌。这个判断来自于我内心的投射,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批评自己,告诉自己“我做得不够好,外界对我充满敌意”。
放下投射和判断,我开始试着去感受他。我感觉他很焦虑,很恐慌,担心自己不会被老师重视,所以努力争取。当然,这种感觉只是和对方核对之前的猜测,不一定是对方的真实感受。然后,我又问自己:“你还想和对方交流吗?”内心答案是肯定的。我愿意告诉对方我的观察,如果他需要的话。
所以你怎么知道他是否需要?互相检查。
下课后,我找到他,告诉他:“我观察到你经常急着说话。对此我有些感触,也很在意你的真实感受。你愿意和我讨论一下吗?”他表示愿意。
可能是因为我的态度真诚,也因为他是一个愿意长大的人,他很开放的听我说,和我商量。所以我的回应真的帮助他提高了自我意识。当然也对我有帮助。
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、控制、评价,单纯的看到对方现在的样子和感受,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,分享时间,才是真正的陪伴。
这种陪伴,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对方,都是一种极大的滋养和治愈,是我们存在的证据。
更多内容打开心灵疗愈站,建站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心灵成长,疗愈内心伤痛,本站整理了市面上的灵修书籍,数千上万个书籍影音文件供大家下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