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批评会削弱你的内心
赞美则能让它强大
在一幕幕人生场景中
总能如实地看见
自己值得赞美的地方
是一种超绝的生命智慧
今天我想请你觉察一个很简单的问题:
你经常以怎样的视角来看见自己,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,回应内心的声音?
-
你会经常对自己内心的愿望感到兴奋,而随后迅速转为望而兴叹吗?
-
你会经常感觉“我不行”、“我不可以”、“我不配”吗?
-
你觉得自己足够好、足够智慧、足够漂亮吗?
-
你愿意为自己心灵的成长做什么?
-
你愿意始终用正面的肯定、想象、原谅来滋养自己的内心吗?

如果将我们的内心比喻为一座花园,那么这座花园需要的是能带来滋养的事物。
只要你愿意每天为它浇灌爱与耐心,它终将焕发勃勃生机,开满你想要的花朵。
你的内心就像一块刚开垦的土地,杂草丛生,布满了自厌的坑洞、绝望的石块,还有愤怒和忧虑的荆棘。
那棵名叫“恐惧”的老树,也早就需要修剪了。
想要让这座花园焕发生机,首先得清理这些杂物,把土壤整理好。
然后,种下一些快乐和幸福的小种子或幼苗。
阳光洒下来,你给它们浇水、施肥,用心呵护。
刚开始的时候,好像没什么变化,但你不能放弃。你得继续照料这座花园。
你要在每天的生活中,注意选择那些能够滋养心灵的想法,耐心地培养它们。
渐渐地,这些想法会生根发芽,帮你打造出你想要的生活体验。

接纳错误,拥抱成长
我们都会犯错,这没关系。
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。很多人被“完美主义”困扰,总觉得自己要是没在三分钟内把事情做得完美,就觉得自己不够好。
但任何新东西都需要时间去学习。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,感觉总会有些怪怪的。
然后松开手,再次交叉,但这次换另一只手的拇指在上面。是不是感觉有点奇怪,甚至有点不对劲?
再试几次,先按原来的方式握,再换新的方式握,重复几次,感觉怎么样?是不是没那么别扭了?你开始适应了。
甚至,你可能会发现两种方式都能习惯。
同样的道理,尝试新事物时,感觉可能会不太对,但只要多练习几次,就会变得自然。
我们不可能一天之内就完全爱上自己,但我们可以每天多爱自己一点点。
日积月累,几个月后,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。
错误并不是敌人,它们是你的老师。别因为犯错就惩罚自己。
只要你愿意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,它们就会成为你通往充实人生的阶梯。
有些人觉得自己努力了很久,问题却还是冒出来。这时候,别气馁,别觉得自己白费力气。就像花园里长出杂草,你得赶紧拔掉它们。
继续坚持你已经学会的,别抗拒,也别放弃。

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的内心。
别因为有负面想法就讨厌自己。
把想法看作是搭建你内心世界的砖块,而不是用来打击自己的棍棒。
别为不好的经历责怪自己,我们可以从中学习。善待自己,意味着停止所有的责骂、愧疚、惩罚和痛苦。
放松也很重要。每天花几分钟,让身体和内心放松下来。
当你感到紧张或害怕时,你的能量会被堵住。
只要深呼吸几次,闭上眼睛,释放掉那些压力,对自己说:“我爱你,一切都会好的。”你会发现自己平静了不少。
每天冥想也能帮助你。只不过我们的社会把冥想搞得好像很神秘、很难。
但其实冥想很简单,我们需要从心理层面对冥想“祛魅”。
即便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,默默地对自己重复一些有意义的话,比如“爱”或“和平”,甚至是“我爱自己”“我原谅自己”,然后静静地感受,也是一种很好的冥想方式。
有人觉得冥想就是要让大脑停止思考,但其实我们没法完全停止思考,只能让思绪慢下来,让它们自然流过。
试着观察自己的思绪:
哦,这是个恐惧的想法;现在是个愤怒的想法;接着是个爱的想法……别给这些想法太多的关注。慢慢地,你会学会如何更有智慧地运用你的内心力量。
或者,你可以用纸笔写下那些负面想法,它们会更容易消散。
总之,冥想其实可以非常生活化,它可以随时随地开始,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
本质上,冥想是与内在智慧的连接,和形式无关。无论是跑步、散步,还是像我一样跪在花园里挖土,都可以是冥想的一种方式。
别觉得自己做的方式不对,找到适合你的就好。

自我肯定的正向心念是无比强大的。
你可以通过积极的想象,创造出正面的画面来强化你的信念。
比如,某些肿瘤疾病的患者可以用想象来帮助治疗,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画面。
如果用“战斗”“消灭”这样的意象让你不舒服,那就换成更温柔的方式,比如想象阳光融化病细胞,或清澈的水流冲走它们。选择让你内心感到和谐的画面。
别总把他们想象成病怏怏的样子。
试着想象他们健康的样子,
送给他们正面的能量。
当然,康复最终取决于他们自己,
但你可以送给他们一些
引导冥想或正能量的音频,
帮助他们走过这段旅程。
批评会削弱你的内心,赞美则能让它强大。
在一幕幕人生场景中,总能如实地看见自己值得赞美的地方,是一种超绝的生命智慧。
当你贬低自己时,其实是在贬低创造你的力量。
记住,承认自己的力量,承认你是无限智慧的一部分。
从小事开始,告诉自己“你很棒”——即便一开始可能觉得不习惯,可以慢慢来,哪怕每次只坚持一分钟。
评论(0)